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分析软件测试缺陷率?所谓“缺陷率”是度量软件质量的一个基础单元,但从开发团队的角度来说,通过对缺陷率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软件质量需要从用户的角度来分析。
如果以缺陷率来做产品发布时产品质量的度量,那么从客户角度,缺陷率并一定直接决定缺陷的总数。所以一个好的缺陷率应该是会让发布产品的总缺陷数下降。如果一个新发布的版本比较以前版本的代码量更大,这就说明新添加的修改的代码的缺陷率要下降,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缺陷的总数。
例如:
第一个版本发布时的数据如下:
KSSI=60 KLOC
由于第一个版本,KCSI 的值正好等于KSSI 的值,所以KCSI=KKSI=60 KLOC
统计出来的缺陷率为:缺陷/千行代码=2.0
总的缺陷数为120 个。
第二个版本发布时的数据如下:
假设新增加代码量为20 千行,即KCSI=20KLOC
KSSI=60(上一版本总代码数)+20(新添加或新修改的代码数)
-4(假设新添加或新修改的代码数中,假设有20%是修改原来的代码)
= 76
统计出来的缺陷率为:缺陷/千行代码=1.8(假设相对于第一个版本提高了10%)
第二个版本总增加的缺陷数为1.8×20=36。
第三个版本发布时的数据如下:
假设新增加代码量为30 千行,即KCSI=30KLOC
KSSI=76(上一版本总代码数)+30(新添加或新修改的代码数)
-6(假设新添加或新修改的代码数中,假设有20%是修改原来的代码)
= 100
第三个版本总增加的缺陷数为38
缺陷/千行代码=39/30=1/3
第一个版本发现了100 个BUG,第二个版本发现了36 个BUG,用户直观感受是缺陷下降了64%((100-36)/100),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第二版本新增或修改的代码量下降了。第三个版本的缺陷又大于第二个版本的缺陷数,这是因为第三个版本新增或修改的代码量比第二个版本多出很多,但缺陷率就下降了很多,第二个版本是1.8,第三个版本是1.3,缺陷率大概为第二版本的三分之一。
当然第二个版本和第三个版本缺陷率差异太大,这样可能测试中很难达到这样一个值,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计划、代码进行改进。
本章节关于“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分析软件测试的缺陷率”问题就学习到这里,大家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记得每天来这里和小编一起学习涨薪技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