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石教育
全国咨询热线:136-9172-9932
  1. 首页 > 资讯与干货 > 常见问题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

作者:川石学院 日期:2021-06-30 14:58:57 点击数:

  软件测试计划完成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对被测试对象进行分析和设计对象的测试方法。分析与设计是整个测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决定测试质量的好坏,而此步骤中最核心的就是测试的设计方法。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图1)

  关键过程域

  (1)需求分析

  通过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本次测试的范围、被测试对象的特征。

  (2)确定功能测试设计方法

  为每个被测试功能设计相应的测试方法,并且将其设计的方法图表化,即画成图表的方式,关于测试设计在第5 章中会详细介绍。

  (3)测试数据准备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数据主要包括两类: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

  (4)准备测试环境

  确定测试过程中的测试环境,包括测试拓朴结构图和测试机的软硬件配置。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是分析需求的特性、需求的继承性等,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更好地完成测试设计,将测试设计得更全面,但需求分析并不会在测试分析与设计中体现。

  2、测试设计

  测试设计是整个测试方案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描述核心功能点的测试方法,一般情况下,测试方案不可能对所有功能进行详细设计,主要是对核心功能和基本功能进行详细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在工作中写好测试计划后直接写测试用例,但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并不是这样的,在写测试用例之前需要先做测试设计,再根据测试设计来完成测试用例,关于测试设计的方法在第5 章中会详细的介绍。

  例如:163 邮箱注册的功能。其中邮箱地址的要求为“6~18 个字符,可使用字母、数字、下划线,需以字母开头”,如图4-9 所示。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图2)

  图4-9 163 邮箱注册

  现在对邮箱地址文本框进行测试设计,这里使用的方法是典型的等价类的测试设计方法,测试设计的内容见表4-3。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图3)

  表4-3 测试设计方法

  测试设计完成后,再根据这个测试设计来完成用例的设计。

  3、数据准备

  测试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两类数据:一是基础数据;二是业务数据。基础数据是指在对某个业务进行测试之前,数据库里面已经存在的问题;业务数据是指在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数据。

  例如,向数据库中插入一条记录,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记录就是基础数据,假设数据库中已存在的记录一共是1 万条,那么这1 万条就是基础数据,而插入的数据就是业务数据。在这里,基础数据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的结果,例如数据库中存在100 万条记录和只存在1 万条记录,其插入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基础数据也是很重要的。

  关于数据准备,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设计的数据应该包含所有类型的数据,需要覆盖客户操作过程中所有类型的数据,如测试移动BOSS 系统中的计费功能。那么在测试过程中,参数化的数据就不能仅仅使用某个网段的手机号(如135 段的手机号),使用的数据应该包含所有网段的手机号(如135、136、138 等)。

  (2)无约束性

  无约束性是指数据与数据之间不能存在相互约束的现象,如测试银行系统的存取款业务,如果一张银行卡正在存款,这样就必定不能同进进行取款操作,如果设计的数据恰好同时进行存取款操作,那么取款就一定需要等待存款结束后才可以进行,这样取款的响应时间就包括了存款的时间,而这个响应时间显然不是真实的取款时间。

  (3)正确性

  正确性是指设计的数据应该保证业务能被正确地运行,因为性能测试的目的是测试业务的响应时间,而非测试功能(有一些朋友容易将性能误解为验证功能测试)测试,所以设计数据时,不能由人为的原因导致业务操作失败。如果是由于数据导致业务失败,那么在结果分析过程中分析事务的成功率时就不准确,导致影响性能测试的结果。如测试移动BOSS 系统计费功能,如设计一个已注销的手机号进行计费结算,这样必然导致业务失败,而这个业务失败是人为引起的,不是系统性能测试导致的。

  (4)数据量充足

  准备的数据是否充足也会影响到性能测试结果,在一些业务场景中,如果准备的数据不够多,即准备的数据比脚本迭代的次数少,那么当数据不够用时,将会重新循环或一直使用最后一个数据,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业务失败。例如注册功能,假设共准备了100 条数据,但迭代了150 次,那么第100 到第150 次迭代即没有数据可用,必须重新循环一次或一直使用最后一条数据,而同一个数据不可能注册多次,这样导致第100 到第150 次注册业务失败。

  (5)无敏感数据

  软件的安全性是软件特性中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在设计数据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注册避免一些敏感数据,即使使用敏感数据也应该是密文显示,而非明文显示。数据准备过程中,关于数据的来源通常有两种方式:历史数据和构造数据。

  (6)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是指真实存在的数据,通常这些数据是以前上线过的版本所收集到的真实数据,例如,移动或联通的收费系统,这类收费系统叫BOSS 系统。BOSS 系统升级时,在做系统测试时,就可以将以前版本中的测试数据导入到新的版本中进行测试。如果有历史数据是最好的,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性地模拟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漏测的性能问题。

  (7)构造数据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没有真实的历史数据,那么就只能自己去构造数据了,构造数据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使用Excel、数据库、Shell 等方法。但在构造数据时最好要咨询数据库管理员的建议,这样构造出来的数据才可能更符合测试的要求,并且在数据准备时要描述清楚详细的数据准备方法。

  4、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是指在执行测试时我们搭建的测试环境。环境设计主要是确定测试执行过程中服务器和测试机所处的环境,关于环境设计包括三部分内容:系统运行的拓扑结构图、服务器和测试机环境、环境的备份与恢复。

  系统运行拓扑结构图主要用于指导如何搭建测试环境,实例图如图4-10 所示。服务器和测试机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服务器和测试机的硬件配置;二是服务器和测试机的软件配置。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是一个基准环境,而负载机的硬件测试配置则受每个虚拟用户运行时所消耗的内存资源的影响,服务器和测试机环境配置见表4-4。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图5)

  图4-10 系统运行拓扑结构图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图6)

  表4-4 服务器和测试机环境

  环境备份和恢复是必须要注意的,在执行性能测试之前,为了避免出现错误需要先将环境进行备份,执行完成后需要恢复测试前的环境,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测试前如果环境不确定,则可能导致一些数据运行失败,进而导致一些业务运行失败;第二,如果不及时恢复环境,可以会影响到整个测试的数据。

  具体如何备份与恢复,可以与数据库管理员一起确定。本章节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

       温馨提示:想要自学转行的伙伴可以扫下方二维码进行在线重复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13691729932 可以获取全套软件测试自学资料!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图4) 

  附:川石信息全国校区最新开班时间,课程资料获取13691729932(微信同号)。  

软件测试完成后的分析与设计(图8)


相关文章
  • 亚马逊运营成功转行软件测试,薪资13K表示很满意!2021-06-30 14:58:57
  • 西安川石的兰朋友喊你来当他的学弟学妹啦!2021-06-30 14:58:57
  • 国外的月亮也不一定比国内测试猿的年薪美~2021-06-30 14:58:57
  • 建筑工程专业朱同学成功转行为软件测试人!2021-06-30 14:58:57
  • 财务管理专业转行软件测试月薪甩会计几条街!2021-06-30 14:58:57
  • 只有技术沉淀才能成功上岸,深圳就业薪资13K!2021-06-30 14:58:57
  • 薪资11K!实现自我价值,从掌握一门IT技术开始...2021-06-30 14:58:57
  • 文科生转行软件测试照样拿下高薪15K!2021-06-30 14:58:57
  • 恭喜罗同学喜提19.5K,成功入行软件测试!2021-06-30 14:58:57
  • 毕业1年,迷茫的他最终选择转行软件测试2021-06-30 14:58:57